當前位置:安徽儀表電纜直銷中心>>公司動態>>緩解交通擁堵綜合措施
為期一周的網上征求意見活動結束。征求意見期間,網上共收到意見建議2929件,信函和傳真425件。
據統計,網上對《意見》總體持贊成支持態度,94.2%的網上留言、來信和傳真提出建設性意見,涵蓋交通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服務和交通文明等多個方面。
對《意見》表示反對的占5.8%。網友對治堵討論的焦點集中在“公車改革”、“擁堵費”、“限制機動車增長”等熱點問題。網友建議壓縮公車、減少特權車等。
還有網友建議在北京市中心對機動車所載人數實施不同收費,載人越少收費越高。還有網友建議政府部門表率,將辦公地點遷至郊區。
據首都之窗昨日公布:“北京交通改善措施”將在12月23日(本周四)發布。
追問
“3000余意見不具廣泛性”
此次網上共收到意見建議2929件,信函和傳真425件。
對此,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說,通過信函和傳真方式收集意見欠缺可操作性。如今網絡這么發達,很少有人通過手寫書信的方式來提出意見。王文章看來,北京戶籍人口一千多萬,僅憑3000余人來反映“意見”,不具有廣泛性。
王文章提出,要選擇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通過調查問卷、網絡調查、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征集意見。將整個征集過程加以合法化,通過廣泛討論,兼顧各方利益,這樣才能達到民主決策。這樣出臺的政策,才是相對正確的,而不是只有在短期達到效果的利益政策。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教授、交通運輸法研究所所長張長青也表示,此次征求意見的方式也不夠合理,缺少公開、透明的第三方監督機制。“收集到3000多民意,這對于上千萬北京市民太微乎其微。”張長青認為,政府要公布一個政策,應該多次反復、廣泛征求民眾意見,每一步的修改也要公開,否則政策出臺就有失公允。“如果他們按照現在的民意出臺政策,太兒戲。”
“缺細則恐影響科學決策”
征集意見期間,北京將限制機動車上牌的傳言不斷,并引發車市搶購和排隊上牌。
對此,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教授、交通運輸法研究所所長張長青說,政策發布后的幾天里,還能聽到各種傳聞。
他認為,意見稿只是一個框架,民眾看到后是一頭霧水。如果要真正的征求民意,那么起碼要做到內容翔實。“在老百姓不清楚,不理解的情況下,問同意不同意,太不嚴謹了。”
王文章也提到,目前“征集意見”中對限行和機動車購買門檻的規定,都是“一筆帶過”,沒有提及具體的執行時間、范圍和措施,“政策出臺前就關心這些問題,現在還是看不太明白,這種征集民意的方法有點缺乏誠意。”
王文章說,細則模糊的“意見”,只能看出政府采取了對意見出臺有利的一面,將民意當成制定政策的工具,順理成章地出臺設定的“措施”。
面對這樣一份框架性的征求意見稿,公眾首先憂慮的是治堵決策的科學性問題。從目前公開的信息看,治堵方案如何形成,具體措施、表述都比較模糊。如果沒有科學理念的始終貫穿,沒有對治堵舉措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與論證等,治堵措施在實踐中也必然會碰壁。公眾擔憂并且后怕的是,不但擁堵沒治好,反倒勞民傷財。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