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貧氣的國家,煤炭資源極其豐富,煤化工是發展煤基化學品(氨、甲醇、二甲醚等、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基液體燃料、*的IGCC 發電、多聯產系統、制氫、燃料電池等過程工業的基礎。以煤間接液化為例,規模為500萬噸/年的生產裝置,氣化用煤在2200~2500萬噸/年。國內在建的甲醇裝置、合成氨裝置、煤制油裝置和處于籌建中煤制烯烴裝置、煤制油裝置、甲醇裝置項目眾多,對分析儀器的需求依然旺盛。
化肥廠—合成氨
▲ 造氣工段:造氣出來的煤氣也就是半水煤氣,在氣柜出口(或入口)控制其中的氧含量,防止氧含量超高從而對電捕焦器帶來危險,其檢測目的是安全檢測。▲ 變換工段:低變:CO 0-5% H2 35-75% 第二步:原料氣的凈化。除去粗原料氣中的氫氣、氮氣以外的雜質。一般由原料氣的脫硫、一氧化碳的變換、二氧化碳的脫除、原料氣的精制工序組成。以煤、天然氣或重油為原料制取的合成氨原料氣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 一些工廠在脫硫工段脫硫塔后對H2S進行在線測量。▲ 脫碳中變: CO 0-15% CO2 0-1%CO2出工段:CO2 0-100凈化出口:CO2 0-1%醇后氣:CO 0 ~2% CO2 0 ~1%目前只有小化肥廠在使用銅洗法,一般中型以上化肥廠均使用甲烷化法甲烷化出口:CO 0-50ppm ,CO2 0-50ppm

第三步:原料氣的壓縮與合成。將符合要求的氫氮混合氣壓縮到一定的壓力后,在高溫、高壓和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將氫氮氣合成為氨。一般由壓 縮、合成工序組成。
在合成氨生產過程中,采用不同原料制備的合成氨原料氣,需要輸送到在一定壓力下操作的凈化、合成工序,同時完成原料氣各工序間的輸送,所以需要對原料氣進行壓縮。壓縮工序的任務就是輸送合成氨原料氣并提高其壓力,以滿足各個工序對壓力的實際需求。▲ 合成新鮮氣:H2 35-75%進合成塔混合氣:H2 35-75% CH4 0-30% NH3 0-5%液氨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氨基甲酸銨,反應后送造粒塔噴淋,下落過程干燥、結晶,落到塔底成為尿素。反應過程中要嚴格控制二氧化碳中的氧含量,氧的測量范圍是0~1%,背景氣是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