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象山隧道輻射監測
一.概況
通過對隧道區域的測量,隧道軸線上未見放射性異常,Υ輻射劑量率在221~247nGY/h間,線路附近基巖出露部位Υ輻射劑量率在351~410nGY/h間,對過往旅客影響較小,但在施工中可能會出現高水平區域,其輻射照射對施工工人可能有明顯影響,同時可能有放射性異常,因此需加強環境放射性監測。
二、輻射監測依據
1.國家環境保護法(1989)
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1986)
3.GB-14582-19993《環境空氣中氡及其子體測量方法》(中輻院起草)
4.HJ/T61-2001《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5.GB/T14583-93《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
6.GB16356-1996《地下建筑氡及其子體控制標準》
7.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替代GB8703-88輻射防護規定與GB4792-1984)。
三、輻射監測方法
環境氡與地質作用有著密切的,實施氡的監測,查清氡的來源,對氡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消除氡的危害。該隧道工程的途經花崗巖地區區地質產生的氡及其子體與γ輻射是輻射的主要來源,還存在地下水涌出釋放部分氡到空氣中;其他隧道工程部分主要是土壤氡析出、地下水的涌出大量釋放氡、鈾鐳礦區地質產生的氡的擴散與運移,影響空氣中的氡水平。因此,該工程的建設主要是空氣中氡的監測,隧道內的γ輻射監測;在以后的施工環境輻射監測中會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監測內容與類別,根據輻射防護三原則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1.布點原則
根據輻射監測與輻射防護等相關國家標準要求,針對現場環境條件與工程技術內容,為全面準確地反映該隧道工程的環境放射性水平進行設計監測布點數量、測量種類與測量頻率,在采樣期間對采樣環境的條件盡量保持原有的狀態。
2.現場布點、采樣和測量
由于氡受季節、氣候的影響大,溫度、濕度都帶來顯著影響,為了獲得全面和有代表性的數據,本次氡監測點在距掌子面
3.測量方法和儀器
測量內容 | 測量方法 | 儀器與主要設備 |
空氣氡濃度(Bq/m3) | 靜電收集法、連續測量 | RADM氡及子體測量儀 RLM-1氡連續監測儀 |
γ劑量率(μSv/h) | 閃爍體 | χγ輻射儀 |
其中γ劑量率單位μSv/h和nGy/h是不同的表述,1μSv/h=1.14*103nGy/h。
四、監測結果分析
本次年度監測結果為:隧道內氡氣濃度zui高值262Bq/m3均比GB16356-1996《地下工程氡及其子體控制標準》要求的400 Bq/m3低,大部分在環境本地水平;γ輻射劑量率zui大值在二工區,其測量為0.95μSv/h、但是低于放射工作場所劃分區域標準(按照年有限劑量限值與年工作時間計算出為2.5μSv/h),整個施工區的環境輻射水平正常,滿足建設工程中施工輻射安全要求,不會對施工人員的健康造成危害與影響。但是象二工區的個別高外照射值區域必須引起特別注意個體防護與增加通風,減少內照射劑量的產生來源,同時加強輻射監測與管理的力度,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根據我國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對工作人在民年劑量當量限值,采用了ICRP推薦規定的限值,為防止隨機效應,規定放射性工作人員受到全身均勻照射時的年劑量當量不應超過50mSv,公眾中個人受照射的年劑量當量應低于5mSv。當長期持續受放射性照射時,公眾中個人在一生中每年全身受照射的年劑量當量限值不應高于1mSv(0.1rem)。我們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就工人的個人劑量限制是強制性的,必須嚴格遵守。即使個人所受劑量沒有超過規定的相應的劑量當量限值,仍然必須按照*化原則考慮是否要進一步降低劑量。隧道外γ輻射輻射劑量率zui大值為0.37μSv/h,絕大部分處于環境輻射本底水平,不會對周圍環境和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附表1
輻射監測數據表
工程名稱:象山隧道5#斜井 監測單位:
掌子面里程: X5DBK0+013 日期:2007 年 4月 10 日
測量點位置 | X5DBK+013 | 備注 | ||||
測量內容 | 測量數據 | | ||||
1.環境氣象 | 溫度: 2 4.. 相對濕度:68 % | | ||||
2.環境氡濃度 | 12Bq/m3 | 測量時間:26min | ||||
3.環境γ輻射(劑量率) (單位: μSv/h) | 1 | 2 | 3 | 4 | 5 | 測量時間間隔:10s |
0.53 | 0.45 | 0.55 | 0.51 | 0.52 | ||
0.51 | 0.43 | 0.54 | 0.49 | 0.49 | ||
0.54 | 0.42 | 0.55 | 0.50 | 0.56 | ||
0.52 | 0.41 | 0.52 | 0.52 | 0.52 | ||
0.53 | 0.42 | 0.51 | 0.54 | 0.51 | ||
0.49 | 0.44 | 0.53 | 0.52 | 0.48 | ||
0.47 | 0.41 | 0.51 | 0.47 | 0.50 | ||
0.51 | 0.40 | 0.54 | 0.49 | 0.53 | ||
0.52 | 0.42 | 0.56 | 0.48 | 0.48 | ||
0.55 | 0.41 | 0.55 | 0.51 | 0.51 | ||
平均值 | 0. 517 | 0.421 | 0.536 | 0.503 | 0.51 | |
外環境值 | 0.242μSv/h | 本底值 | 0.16μSv/h | |||
測量結果 分析 | 根據以上結果分析,隧道內氡氣濃度在環境水平范圍內,γ輻射略高于外環境值,但遠低于放射工作場所的劃分標準2.5μSv/h,環境輻射水平正常,滿足輻射安全要求。 | |||||
參考標準 | 1.國家環境保護法(1989) 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1986) 3.GB-14582-19993《環境空氣中氡及其子體測量方法》 4.HJ/T61-2001《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5.GB/T14583-93《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 6.GB16356-1996《地下建筑氡及其子體控制標準》 7.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替代GB8703-88輻射防護規定與GB4792-1984。 | |||||
監測報告人 (簽名) | |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張文濤
(辦公室):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