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促進石墨球化,減少白口傾向。含碳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球化效果,含碳量高,石墨數量多,鎂的吸收率提高,有利于石墨球化,石墨球小而完整。同時,碳提高鐵液流動性,增加體積膨脹,減少鑄件的縮松缺陷。碳對淬透性有影響,當含碳量提高特別是超過3.5%時較為明顯.從鑄造因素,應盡量提高碳含量,從貝氏體連續冷卻轉變,因將含碳量控制在下限。但綜合分析,我們希望的是貝氏體中溫轉變,并不是馬氏體轉變,而且,還可輔以適量的低合金化,以促使貝氏體的轉變,所以,含碳量選擇在3.65~3.8%。
硅是強烈促進石墨化和滲碳體分解的元素.硅能夠細化石墨,有利于石墨化,有利于石墨化\并得到細小圓滑的石墨球.貝氏體球磨鑄鐵的性能隨硅含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是,球墨鑄鐵中由于硅的作用而改變珠光體和鐵素的比例.硅對過冷奧氏體連續轉變有一定的影響,當含量較低時,硅量增加,可略微提高淬透性;但是含量較高時,硅量增加將降低過冷奧氏體穩定性并析出鐵素體,提高共析轉變溫度并不加寬共析轉變溫度,縮短珠光體和貝氏體轉變的孕育期,降低淬透性。由此可見,鑄造及熱處理兩個方面都不希望硅含量較高,因此,硅含量控制在2.2~2.6%為宜.
爐前使用NKS-2型碳硅分析儀,可快速檢測球墨鑄鐵原鐵水、球化前、球化后的各項技術指標。
南京寧博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Qye@?D -Eze:15.0pt'>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