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疫情發生后,切斷病毒可能存在的各種傳播渠道,成為各行業關注的焦點。為此,*于2020年2月1日印發《關于做好*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對城鎮污水處理廠,要督促其加強消毒工作,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相關排放標準要求。
文件還提到,當前公共場所和家庭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水余氯量可能偏高,影響生化處理單元正常運行。地方*門要督促各城鎮污水處理廠密切關注進水水質余氯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確保出水達標(參考閱讀:抗疫快報:深圳患者糞便檢出病毒,環境部連夜發文消毒)。
進水余氯影響
進水余氯將對污水處理中的生物活性造成不良影響。“余氯升高于0.5mg/L時,對反硝化開始影響,需要補充碳源來維持,導致成本升高。”來自污托邦技術群的技術人員表示。
據悉,目前關于疫情時期污水中余氯含量是否過高,尚且存在爭議。如江南大學教授李激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表示:“不要太擔心進水余氯。氯是強氧化劑,管網中那么多雜質夠它們氧化的,實在不放心,剩余污泥回流一部分進泵房,一般不會對生物池有影響。”盡管實際影響尚無足夠數據,但大多污水廠,已針對可能存在的進水余氯超標,部署了相關對策。如湖州中環水務緊急部署采購余氯試劑盒檢測進水余氯;跟蹤把握余氯對污泥活性的影響,加大污泥活性檢測力度等(參考閱讀:抗疫深度系列:李激之疫情期間污水廠運行八條建議)。
出水加強消毒
在出水環節,出于確保病菌指標達標的考慮,保持一定余氯含量也成為了短期內的行業共識。報道顯示,北京市11座污水廠全面提升污水處理標準,高碑店再生水廠采用了紫外線、次氯酸鈉和臭氧三重消毒,保障出水安全。
在消毒標準加強的同時,在全國交通不暢、物資渠道受限、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生產耗材的供應價格也隨之上升。
“公司現在要求出水中的游離氯保持在6.5-10mg/L。余氯的藥劑本身價格就高,而且缺貨嚴重,沒有庫存的情況下,成本加大。”安徽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術人員表示。他測算,按照目前的投加情況,噸水處理成本約上升0.08元左右。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