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晟皋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光伏業“贏了面子 輸了里子”?
在關系到安身立命的大問題上,光伏業卻正表現得有些乏善可陳。
來自國家*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份,全國太陽能發電量211.0億千瓦時,增長27.5%。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風電則已經超越核電,穩坐新能源發電的頭把交椅,其發電量達到1209.5億千瓦時,幾乎是光伏發電的6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發電量上,除了被風電遠遠甩在身后外,就連“幾近默默無聞”的生物質發電的發電量,也已經直追光伏,達到了192.4億千瓦時。
而在國家*公布的各電源占總的發電量占比中,風電占比達到了3.7%、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均為0.6%。
按照現有的決策邏輯,支撐光伏發展的無非是以下兩個方面,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扶貧等經濟效應以及環保效應。就這兩個作用各自所占的比重來看,可能難分伯仲。但由于經濟下行的原因,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拉動效應,則在一定程度上多多少少的彌補了光伏在發電量方面的不足。
不過,就的跡象來看,尤其是在中美兩國在本次G20會議前后各自批準巴黎氣候協定的背景下,不同新能源所面臨的政策傾向是否會發生變化,值得關注。尤其是對于風電而言,其度電補貼要遠遠小于光伏,且已經直逼平價上網,光伏在新能源中會否逐漸的被邊緣化,需要引起業內足夠的警惕和重視。
作為所有新能源中zui受關注、贏得zui多曝光率的光伏,恐怕正面臨“贏了面子,輸了里子”的尷尬。
正常發揮
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太陽能光伏發電量為33億度;1—6月份則為175億度,同比增長28.1%。
就數據來看,各地的發電量均保持了不錯的增速,尤其是部分東部省份,增速更是大得驚人。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光伏發電量(含分布式光伏)完成1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8.81%。
上海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6月,全市光伏發電完成2.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7%。
無*偶,來自湖北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太陽能發電量4.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2億千瓦時,增長437.82%。
而作為發電大頭的西北幾省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西北五省光伏發電量133.8億千瓦時,占全網總發電量的4.5%;利用小時數611小時,棄光電量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
就7月份的數據來看,全國當月的發電量為36億度,略高于6月份的33億度。但若考慮到夏季用電高峰這個天氣因素,7月份的表現就稍微有點不那么給力了。
此外,通過計算還可以發現,2015年,光伏單個月度平均發電量約為22億度,而今年前7個月的月均發電約為30億度,年度新增發電量近100億度。
對于一個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已超過15GW的行業而言,其對應的新增以及累計發電量,相較于高達數萬億千瓦時的全社會用電總量而言,雖不至于說微不足道,但也確實不那么顯眼。
僅剩投資拉動效應?
以近幾年的公開信息來看,支撐光伏發展的因素,既有經濟下行背景下對固定投資的拉動作用,以及成為扶貧、產業結構調整等的工具和抓手方面的經濟效應,也有基于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下的環保需求。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已經達到了43GW。如果簡單的來算,以今年前7個月211.0億千瓦時的總發電量為基準的話,則每10兆瓦的年度發電量只有800多萬千瓦時,這一發電量只相當于西北一些電站項目可研報告中的一半稍多點。
在發電量不能達到理想值的情況下,僅剩投資拉動效應的光伏會不會逐漸被邊緣化,值得業內企業重視。更有甚者,在未來,隨著電力過剩壓力加劇,出現“棄光保風”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
首先,在風電裝機容量越大的情況下,其話語權也在隨之增加。以西北電網為例,2016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區)新增風電并網容量40.1萬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并網容量3742.8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的18.7%。
其次,在發電量方面,還是以西北五省區為例,盡管棄風電量達到了155.3億千瓦時、棄風率38.9%,兩者均遠高于光伏的32.8億千瓦時和19.7%,但其發電量仍然達到了244億千瓦時,占全網總發電量的8.2%。而在全國范圍內,1-7月份,風電已經超過核電,達到了3.7%。
再者,僅西北五省上半年155.3億千瓦時的棄風量就已經達到了光伏發電量的近九成,如果單純追求環保效果的話,部分甚至*放棄光伏,也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對于光伏而言,在發電量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如何為自己找到更多的生存籌碼,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