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江蘇進源儀表廠資料大小
9.6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111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883次縱觀DCS發展的30余年,DCS技術和市場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金融危機的歷練和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這個自動化領域中zui重要的技術分支將踏上全新的征程。
上世紀70年代,由于經濟的迅速發展,生產裝置迅速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尤其是石油煉制、冶金、化工、建材、電力等行業,這些行業生產裝置的大型化能夠帶來明顯的好處,如生產效率提高、原料消耗減少、勞動力成本降低等。生產設施的大型化要求設備之間具有更好的協調性,而且停機將帶來更大的損失。因此用戶迫切希望能夠有一種產品或者系統能夠解決生產設施大型化和連續化所面臨的控制問題。與此同時,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大規模集成電路取得突破性的發展,8位微處理器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使自動化儀表工業發生巨大的變化,現代意義上的DCS也應運而生。
1975年美國zui大的儀表控制公司霍尼韋爾向世界推出了它的綜合分散控制系統TDC-2000(TotalDistributedControl-2000),這一系統的發表,立即引起美國工業控制界高度評價,稱之為“zui鼓舞人心的事件”。世界各國的各大公司也紛紛仿效,推出了一個又一個集散系統,從此過程控制進入了集散系統的新時期。
在這之后,隨著計算機特別是微型計算機、通訊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DCS技術也隨之迎來了它的高速發展期,不僅功能逐步完善,同時其自動化與集成度也越來越高,各種圍繞著DCS平臺的*控制技術層出不窮。
如今,DCS已經走過了30余年的春秋,得到了各個流程控制行業的廣泛應用。無論是研發、制造技術、市場營銷還是服務能力,都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
中國市場起步晚發展快
中國使用DCS始于1981年,當時吉化公司化肥廠在合成氨裝置中引進了Yokogawa的產品,表現出良好的控制性能和可靠性。隨后中國引進的30套大化肥項目和大型煉油項目都采用了DCS控制系統,提高了生產設施的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連續性,并且物耗和能耗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DCS產品在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成功應用也促進了其他行業控制系統的發展。應該說從80年代末期開始,DCS逐漸在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大面積推廣使用。DCS產品在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成功應用也促進了其他行業控制系統的發展,在隨后的幾年,冶金、建材、電力、輕工等行業的新建項目中也陸續使用了DCS產品。從*套DCS引進到現在,DCS已經在中國應用近30年,這30年的發展,DCS已經成為國內流程工業控制系統的主流控制平臺。
據統計,2010年中國DCS市場整體規模已達71.3億人民幣,同比2009年上漲6.9%,截止2009年,中國自動化市場DCS產品存量為285億(按照10~15年的DCS生命周期計算)。杭州和利時副總裁兼工程技術中心總師平認為這組數據說明,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已經是世界上DCS控制系統zui主要的應用大國,并且有著巨大的DCS市場商機。國產DCS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迅速崛起,同時,也涌現出了如和利時、中控等民族DCS企業,并憑借高性價比和快捷的服務占據了眾多中小型項目市場的份額。
DCS市場競爭激烈
在中國的DCS市場,隨著本土廠商的崛起,產品研發不斷提高,加上日益成熟的市場促使本土廠商進入系統的競爭領域。伴隨中國國力的提高,中國政府也更加重視在國產重大裝備上實現國產化。這就為國產DCS廠商提供了可以施展的空間。同時,也打破了國外品牌在中國DCS市場壟斷的格局。
新興行業拉動DCS新成長
受金融危機,落后產能等諸多因素影響,DCS的主要應用領域(如石化、化工、電力、冶金等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的影響,未來發展趨勢將會逐步向市政、食品、建材、環保、交通等新興行業擴展。在“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節能環保都被提及到,國家也在制定相應的行業規劃,縱觀整個行業市場,后危機時代DCS將在新興行業的拉動下實現新的增長。
杜學軍認為,DCS在新興行業的應用將成為未來的增長點。比如LNG以及與民生相關的行業包括食品,醫藥,水處理及新能源(風能,太陽能)。食品及醫藥行業是PLC的傳統市場,一般控制點數比較少,但隨著生產線擴大,工藝流程的復雜性增加,采用DCS會成為趨勢。他表示,為了應對這樣的市場變化,目前已很多廠商開始為進入這些新興行業積極準備,比如Honeywell就推出了ExperionLS等新產品對市場變化進行積極的響應。
他表示,考慮到中國的市場規模及正處于經濟上升期,隨著自動化總體市場發展向好,新興行業帶動及巨大存量市場的升級改造服務市場的拉動,中國DCS市場發展在未來若干年仍然會保持較好的增長水平。DCS廠商在中國面臨的發展機遇還是很大的。
縱觀DCS發展的30余年,DCS技術和市場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金融危機的歷練和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這個自動化領域中zui重要的技術分支將踏上全新的征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