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實潤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千克”變了:人類思維是宇宙的度量衡
“千克”變了:人類思維是宇宙的度量衡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質量和“千克”的話題。
除了在物理考試中會遇到千克的問題,我們的生活與這個計量單位緊密的聯系,似乎就只是不斷地關注自己的體重。你有沒有想過,胖了,瘦了,除了與身材變化有關,可能還來自“千克”本身的變化嗎?假如藏在巴黎郊區的“千克原器”落了灰塵,結果每千克變重了,體重顯示的數字也就會變小。這就好比是,“千克原器”落了灰塵,*人民都跟著“減肥”了。
從明年5月20日開始,這樣僥幸的幻覺也將不復存在了。近日,計量局投票決定,標準質量單位不再是千克原器,將使用量子力學中的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千克。這標志著人類將不再依賴于自然界的實物、而是運用自然界的法則來定義千克,正如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所言,“單位制的重新定義是科學進步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千克原器,這塊從19世紀以來就扮演千克等價物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的一個優雅的注腳。
大多數人看到這個消息的感覺,也許是難以置信,什么?不用實物來定義質量,而是用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學公式?沒錯,自然界的法則雖不可見,但它“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無始無終,亙古不變,用它來重新定義千克,可以讓千克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和性。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構建的質能方程,能量等于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如果能夠確定能量的數值,就可以確定質量的數值。而普朗克常數正是確定能量數值的關鍵,于是就可以通過普朗克常數來定義千克。這就以永恒的法則和純粹理性的邏輯,為千克的定義找到了一個不變的基礎。
對日常生活而言,度量衡的微小變化并不會被察覺,沒有人會糾結于千克重新定義之后自己買一千克肉是否缺斤少兩。但是在科技發展中,度量衡的穩定性和性,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上世紀60年代,GPS技術需要將時間到十億分之一秒,正是時間的更標準使得GPS技術成為可能。對于日益發展的計算、制造、制藥、氣候變化研究等精密科學領域來說,把計量單位到微克是至關重要的。而運用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千克,可以讓千克比千克原器至少1百萬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比爾·菲利普斯說:“這是法國大革命以來度量衡領域大的革命。”
除了對科技發展實際的好處,重新定義千克,提供了一種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是人類想象力的勝利。用純粹理性世界的法則來定義現實世界,用制約著每一個可能世界的法則來定義我們這個世界的標準單位,這是人類想象力和知識發展對于現實的越。柏拉圖曾說,“劃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觀念,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留存下來。”科學的發展毫無疑問是從經驗開始的,但它的使命不是滿足于現實,而是要實現“想象的飛越”,去觸碰那些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保持不變的法則,在看得見的世界之外抵達看不見的純粹理性?,F實之物難免陰晴圓缺、物壯則老,為什么不能用永恒的法則來定義的質量?用自然界的基本常數重新定義質量,說明以科學為代表的人類智力活動,其價值就是用想象力越現實,透過有形之物凝視無影無蹤而又*的永恒之物。
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宇宙不可理解之處是它是可理解的”。科學家們驚奇的是,人類這樣一個物種竟然能夠進化到這樣的程度,讓他具備一種透過經驗世界窺見抽象本質的智識能力。現在,我們有能力用自己想象出來、被經驗所證明的那些法則和公式,來重新定義千克和我們所處的經驗世界。這也許正是我們這個物種*的地方,讓每個人的心靈都具有建構宇宙的能力,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內在力量。
這正是,與時偕行如長河,唯變不變可奈何?永恒法則重定義,千克穩定信可樂。
“千克”變了:人類思維是宇宙的度量衡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