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金湖鑫森儀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江蘇淮安農民向糧管所賣萬斤小麥僅拿到白條
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高橋村的多位農民向媒體反映,他們一個月前向當地的糧管所賣了小麥,但卻沒能拿到錢,糧管所給他們的只有一張張"白條"。
萬斤糧食僅換來一張"收購憑證"
到達當地后,記者發現,僅高橋糧管所一家就收購了4000噸小麥,但的確都沒有給農民錢,至少涉及數百戶農民。而盱眙縣的一些其它鄉鎮糧管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等錢買化肥、農藥的農民們,只能拿著"白條"*莫展。
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高橋村的村民趙社華去年種了30畝冬麥,今年開鐮后,畝產僅400多斤,6月初小麥全部賣給了高橋糧管所,可是一萬多斤糧食拖進去,拿出來的只有一張薄薄的"收購憑證"。
趙社華:收的時候他講我們這個貸款沒下來,貸款下來我們就給你錢,個把月了錢還拿不到,來要過好多趟,買化肥買農藥都沒有錢。
其它一些農民也是賣了小麥拿不到錢。
村民:高橋這個地方有一萬多口人,高橋梁管所今年收的糧食一分錢沒發放過。
村民:拿不到錢,我家賣5100斤,家里要用錢可是沒得用。
據了解,今年國家執行的夏糧小麥收購標準價為的一等糧每斤1.06元,zui差的五等糧每斤0.98元。農民們說,由于今年盱眙發生了小麥"赤霉病",麥粒品質下降,顆粒不飽滿,屬于"等外糧",不過高橋鎮糧管所還是以每斤0.9元的價格敞開收購,但很快高橋糧管所就因為小麥品質標準低難已銷售,又拿不到銀行貸款,沒有錢給賣糧的農民。
"非皇糧"企業遭遇尷尬
7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高橋鎮糧管所,只見大門緊閉。據了解,所長萬成惠已外出數日,一個月來他過著"火燒眉毛"般的日子。記者上他時,萬所長正在鎮江的丹陽市為銷售4000噸的庫存小麥奔走,他尋遍了各種關系,糧食銷路已經有了眉目,欠農民700多萬的糧款有可能兌付了。
萬成惠:馬上合同就要簽了,下個星期就能貸到錢了,我跑多少天了,這個糧食標準太低了,容重太低。
記者:盱眙縣其它鎮子按這個標準都收了?
萬成惠:對對。
記者:怎么就你們辦不下來貸款呢?
萬成惠:還有多呢,馬莊也辦不下來,還有淮河沒辦下來多呢,還有不少家沒辦下來呢。
記者:你們可以確認再過幾天錢就可以下發了?
萬成惠:對對。
盱眙縣共有21家鄉鎮糧管所,倉儲量大多在5000噸左右,都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其中有10家為"國庫糧"代收點,不愁銷路,能夠順利獲取當地農業發展銀行墊資貸款,農戶賣糧錢兌付及時。而另外11家糧管所只能面向市場銷售,年景不好時,食品加工企業不下訂單,銀行嚴控墊資貸款的發放,企業缺錢運轉,農民又急于賣糧,因此就出現了"打白條"現象。盱眙縣馬壩鎮高橋糧管所正是這11家"非皇糧"企業命運的縮影。盱眙縣*是收糧企業的主管部門,面對今年夏糧品質差的嚴峻形勢,*制定了兩個解決方案,爭取十天內解決夏糧收購的"打白條"現象。
副局長彭誠:一是收購的企業把農民糧食按照等級整理到等內糧,按等內糧價格兌付,可以扣量不扣價。
二是企業跟農發行積極協調,作為主管部門也在協調,客戶,請上級*門提供風險準備金,企業再自籌一點,跟農行再申貸款,把這個錢申請下來以后再給農民兌付。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