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金儀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電工儀器儀表行業機遇與風險并存
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和智能電網及電力用戶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對電工儀器儀表行業帶來重大影響。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影響都是兩方面的,機遇與風險并存。
智能電網建設啟動
2003年,歐美遭遇大面積停電事故后,為提高電網安全運行能力,美國電力研究院在早期“數字電力系統”的基礎上,將未來電網定義為“智能電網”,美國能源部同時也發布了“Grid2030”設想。2005年,歐洲提出了基于歐洲技術平臺(ETP)的“智能電網”。2006年,IBM公司、家電網公司提出,要大力推進以特高壓電網為、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健全智能電網的原則,同時還明確了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是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也開始啟動。
智能電網推動系統整合
智能電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多能源分布式管理的智能網絡:智能電網的核心在于構建具備智能判斷與自適應調節能力的多種能源統一入網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網絡系統,可對電網與用戶用電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和采集,且采用與zui安全的輸配電方式將電能輸送給終端用戶,實現對電能的*配置與利用,提高電網運營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2.開放式整體網絡系統:智能電網的本質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開放的系統和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礎上,整合系統中的數據,優化電網的運行和管理。開放式整體網絡系統將*改變今天的電網結構,實現從能源接入、輸配電調度、安全監控與繼電保護、用戶用電信息采集、計量計費直到將電能輸送給用戶的全過程控制。
3.智能終端:電能表、電量變送器、指示儀表及各類采樣設備都將向多參數智能信息采樣終端方向發展。智能終端集中信息采樣、統一調用、分布式處理等功能,按需傳輸、存儲與顯示,并具有即插即用與自適應功能。
同時,智能電表也可以作為互聯網路由器,推動電力部門以其終端用戶為基礎,進行戶內主要電器用電信息采集與顯示,也可開展通信、運行寬帶或傳播電視信號等業務。
未來要轉變思維方式和經營模式
智能電網是基于電網發展規律和客觀要求自然產生的,而電網建設是性行為,是長期、漸進式的剛性市場,是電工儀器儀表行業的重大發展機遇。但值得注意的是,多系統合并及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原本清晰的產業界限逐步消失,相互滲透成為必然。同時大規模的電網建設,也將引來大量的產業外投資,*也可能涉足。因此,產業界應盡快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和產品。
江蘇金儀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