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避雷器爆炸事故案例分析處理
閱讀:185發布時間:2024-5-20
< >??某變電所 l0kV 側母線電壓不平衡, 電壓波動嚴重。 ??????????????????????????????????????????????????????隨后聽到警鈴響聲, C 相電壓指零, 另兩相電壓升高, 斷開電壓互感器高壓電源, 進行檢查。 發現互感器 C 相線圈燒毀, 檢修人員隨即找了一只新互感器投運。 不到半個小時,忽聞開關室內一聲巨響, 10kV 電壓三相指零又迅速回升正常。 經觀察系 10KV C 相母線避雷器爆炸。 隨即停電, C 相避雷器上部被炸成兩截, 上半截吊在原高壓引線上, 高壓引線有嚴重過熱現象; 下半截在原地未動。 進一步檢查發現, 瓷套外表面燒焦, 內壁有明顯拉弧的痕跡; 斷口內殘存的閥片溶化破損, 有二片云母墊發黑。 檢查雷電計數器記錄, 先后三相共動作 6 次, A、 B、 C 相分別為 1、 2、 3 次。 變電所內其他避雷器均未動作。 ??????????????????????????????????????????????????????事故后仍用避雷器進行試驗, 但 C 相避雷器因其部分元件炸散, 無法重新組裝, 于是就將原閥片裝入 A 相避雷器瓷套內, 并利用其并聯電阻和火花間隙進行測試, 兩相解體檢查, 除發現火花間隙上有輕微的放電痕跡外, 亦無其他問題。 ??????????????????????????????????????????????????????隨后檢查并聯電阻, 正常的并聯電阻, 每片約在 5~8.5M? 之間, 兩片串聯時約為 22M?。經測量, 在 A、 B 兩相避雷器中拆出的各片電阻值正常, 但 C 相有二片阻值為零: 其中一片長度約為完好電阻長度 2/3, 取同長度的完好電阻測量, 阻值均在 3~5M? 之間; 另有一片, 長度為完好電阻長度的 3/5, 阻值為 0./5M?, 取同長度完好電阻測量, 阻值約 4~6M?。 ??????????????????????????????????????????????????????由此可知, C 相并聯電阻嚴重損壞, 引起避雷器爆炸。 ??????????????????????????????????????????????????????由于此變電所 10kV 系統中性點不接地, 10kV 線路 B 相斷線時, 形成單相弧光接地,引起系統振蕩, 產生間歇性過電壓, 致使 A、 C 兩相電壓升高。 因未及時切斷故障線路, 使互感器和避雷器長時運行在非正常電壓之下, 以致互感器一次電流增大, 磁通趨于飽和, 過載而燒毀。 同時, 避雷器也長時間地流過數倍于正常的泄漏電流。 由于并聯電阻的熱容量較小, 在此非正常的泄漏電流作用之下, 電阻長期過熱, 迅速劣化, 又破壞了避雷器的正常性能。 當系統中再次發生過電壓時, 由于并聯電阻的損壞、 造成了火花間隙內電壓分布不勻,不能迅速有效地切斷工頻續流, 使套管內氣體游離, 壓力劇增, 終于導致發生爆炸。 ????????????????????????????????????????????????????#### 改進措施??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長時間帶接地運行, 不但對中性點接地的電壓互感器有害, 而且也會造成避雷器并聯電阻的損壞, 導致避雷器爆炸。 ??????????????????????????????????????????????????????因此, 運行人員除應嚴格按照運行規程中“35KV 及以下無消弧線圈補償系統的帶接地運行時間不能超過 2h" 的規定執行以外, 還應盡可能地縮短這種運行時間, 以免再發生類似的爆炸事故, 直接威脅系統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