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國家標準計劃《綠色制造 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 實施指南》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3年6月22日。主要起草單位為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等。
綠色供應鏈是在傳統供應鏈基礎上,將綠色制造、產品生命周期和生產者責任延伸理念融入企業業務流程,綜合考慮企業經濟效益與資源能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人體健康安全要求的供應鏈系統。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綠色制造的重要內容,綠色供應鏈管理要素多、范圍廣,涉及企業內部諸多業務部門和供應鏈上、下游各相關方,十三五期間,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主要依據GB/T 33635-2017《綠色制造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導則》標準及工信部有關政策文件,總體而言,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不夠規范性,原因之一是沒有系統的標準指導。
隨著綠色供應鏈管理物料清單要求、采購控制、逆向物流等國家標準研制工作完成和相繼發布,綠色供應鏈管理標準體系基本形成。為了幫助制造企業全面系統地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本標準從管理要素、策劃、準備、實施與控制、績效評價和持續改進等方面的提出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指導和建議,對企業全面、系統、準確理解綠色供應鏈管理要求和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從而推動綠色制造工程的進一步落地實施。
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要素、調研分析與決策,實施準備,實施與控制,信息管理,監視、測量與績效評價和持續改進等方面指導和建議。本文件適用于制造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是為用戶或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的企業,也可以是提供原材料、半成品、中間產品或外包服務的企業。
本標準為制造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提供全面系統指導,通過核心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尤其是綠色采購可以帶動供應鏈上、下游相關方協同綠色發展,對廣大中小企業節能、節材、低碳、減污和減少有害物質使用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標準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根據行業、產品特點及企業所在供應鏈系統中的位置和角色,宜按GB/T 33635及本文件第5章確定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邊界、范圍和管理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a)企業內部:確定產品類別,如全部產品還是部分產品;選定的產品一般應包括從產品設計、
材料選用、采購、生產加工、運輸、包裝、存儲、銷售、使用、回收利用直至最終處置生命周期全過程;
b)企業外部:識別與企業有關的原材料供應商、企業(如元器件、半成品生產企業、外協企業等)、服務商、物流商、銷售商、最終用戶以及回收、拆解、再利用、廢棄物處置等企業;
c)物料:包括企業產品以及生產、包裝使用的材料和物質;
d)信息:產品和物料的正向物流及相關信息,還包括產品和物料的逆向物流及相關信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