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由青島水務集團環境能源有限公司起草的《智慧
污水處理廠感知層設備布設規范》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和建議,請于2023年5月20日前將《反饋意見表》通過郵件反饋給山東環境科學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sdsesxsb@163.com)。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基礎性技術和前沿熱點技術加速迭代演進,深度融入社會各個領域,不斷迸發創新活力,已成為引領企業管理優化和效能提升的重要力量。
智慧污水廠建設成為行業趨勢,智慧化主要體現在系統開發和應用,通過開發運營管理系統、智慧化系統等作為智慧污水廠建設的主要內容。感知層設備作為數據基礎建設的重要節點,同工藝調控、設備自動化關聯、物聯網數據采集等多系統、多維度都緊密聯系。
感知層設備是物聯網傳輸、云計算、大數據的基礎,感知層設備布設直接關系到數據采集的數量、內容。智慧污水廠最重要的數據采集、自控聯動均由感知層設備提供,因此感知層設備的選型、種類、傳輸等直接決定了智慧污水廠建設中數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決定了自動控制系統的正確性和及時性。
感知層設備如何布設具備較強的專業性,也是決定智慧污水廠建設有效落地,達到可執行性、可操作性的關鍵。目前污水廠建設完成后的感知層設備、運行后需要的感知層設備、智慧污水廠需要的感知層設備之間均存在不匹配偏差,需要改善這種狀況。
通過編制《智慧污水廠感知層設備布設規范》,由具備多年污水廠運行實踐經驗和具有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制定感知層設備如何布設,對智慧污水廠建設(包含改、擴建)中感知層設備設計、選型和安裝點位等提供技術指導。可在設計階段對感知層設備布設進行規范,避免運行后感知層設備與實際生產不符而必須改造或升級更新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標準規定了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在線監測、污水處理、深度處理、污泥處理、加藥系統、供氣系統、除臭系統、配電系統、消化池系統。
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污水處理廠感知層設備建設及驗收,為污水廠生產控制、智慧化管理方面的感知層設備布設提供了指導,給出了污水廠自控和智慧化建設方面的建議。
標準還明確了在線監測需布設的儀表。詳細描述了進水站房、曝氣沉砂池、初沉池、膜格柵、生物池、出水渠需布設的監測儀表及相關要求,其中進水站房包括流量計、COD、氨氮、總磷總氮、PH、電導率、溫度、SS等在線監測儀表。
隨著“十四五”數字中國建設規劃出臺,目前國內污水處理廠建設中相繼開展智慧化建設,感知層設備作為物聯網的基礎,直接關系到智慧污水處理廠建設成敗的關鍵。大量的感知層設備投入成本巨大,而布設的感知層設備是否利于智慧污水廠智能化決策、是否參與到核心工藝控制、是否實現設備自動化運行是是否進行感知層設備布設的主要思路。避免大而全的布設感知層設備,低成本、高成效是感知層設備布設的核心技術點。
目前國內外對智慧污水處理廠感知層設備布設方面無相關規范標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